有戒友谈到昨晚和几个老同学去影院看了《后来的我们》,说当中有些激情片段,本来戒色的他还担心自己会受影响,但后来的感受却是: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他说:自从戒色后,现在感觉对这些恋爱就上床,甚至有些堕胎,显幼稚的青春剧很反感,太负能量了。
当然,咱也别急着反驳他说,不想看你别看啊!我们写文章是为了分析问题,对事不对人,对演员我们也尊重,只是针对于当下普遍的影视文化、风气,可以做些倡导。
这电影我也知道,早在前几天就看到网上宣传过。平时我是对这类影片不感冒的,但听上面戒友说起,我就简单去豆瓣搜了搜影评之类的,然后就写了这篇文章。剧本好坏我们就不说了,年轻人看过怀念下青春也没什么。我们只说和戒色有关的问题,就是青春剧价值观里往往总有些轻浮的气息。
比如,就像上面戒友说的,太不把性方面当回事,动不动就上床,甚至打胎。可现实中的情况是,年轻人圈子其实也没这么乱,我还调查过一些戒友,现在大学里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恋爱过的,说到开房、打胎之类的更是少数。而且很多情侣毕业后真的会结婚,并不像传言说的毕业就是分手季,大学恋爱没结果。
所以,我也感觉很多青春剧的表现有点夸张,关键还总体现出一些负能量。
以上述影片为例,我简单了解知道,里面有和出租房小姐、岛国av、性画面等各种相关的情节。至于三观?例如男主其中有个片段是和隔壁宅男像说顺口溜一样报出女优的名字,看谁知道的多,还像是遇到了知音。还记得前面文章里我提到过,有个戒友电脑坏了,因为担心内存的资源被发现而犹豫着不想去修电脑吗?可电影里是怎么演的,不但毫不避讳,甚至还把对av的追捧当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
再有,当男主说起对女主的喜欢时表示:“我觉得你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孩,你会打牌,会喝酒,还会骂人。”难道这就是女孩吸引男孩的特别之处?
别的就不说了,虽然剧情里可能为了体现主角们放松、率真的性格,但这样的话语和表现形式,还真有点毁三观。也不是我这么认为,而是看网友们对相关情节的吐槽为“俗”。
当然,凡事有需求才有市场,电影也不例外。从我国的电影发展来看,近年来产出影片太多,但往往都是速食品,精品很少。说白了现在的影片大多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有卖点,有票房就是成功,管它什么价值观的,只要不触碰红线、不违法就行。
那么,既然大众喜欢,一般要么是找比较红的明星,要么就得多来点引诱大众眼球的内容,多露点,迎合人性嘛。所以,很多青春剧从前几年开始,就搞的挺夸张,把轻浮的两性关系作为一种青春幼稚的表现形式不断宣扬,也为了博得大众眼球。
虽说电影不必较真,别人的荒诞对年轻观众们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从整体影响来看,就怕负面影响要更大于教育意义。例如,可能让年轻人在看待色欲、两性问题上越来越随意,不当回事,甚至觉得青春没点激情才不正常?
但其实从整体网络评价来看,大众们基本也都开始反感这类有点毁三观的青春剧了。靠穿插色诱、两性这类情节来吸引眼球越来越不受待见,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哗众取宠。或者说,青春剧更多体现出的是一些轻浮、缺乏责任感的倾向。
所以,我反倒觉得,如果现在有导演能反着做,推出一部正向价值观的青春剧。例如抛开那些轻浮、玩乐的情节,甚至可以表现出年轻人成熟、担当的一面,那么反而可能受大家欢迎。
倡导下,在当前一贯的影视文化里,编剧、导演们可能还觉得要靠男女情节、两性画面,或是演员人气等这些外在表现来促成营销,吸引大众眼球。但实际上人们在被长期的洗礼后可能慢慢对这些免疫了,激情戏已经不新鲜了,甚至让人觉得俗套。相反,大众们可能更渴望看到一些真正有底蕴价值,能宣传正向社会风气的内容吧。
|